学工培训: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识别和应对


20211028日上午十点,心理学院应用心理学系主任、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临床专家组组长郭田友副教授为我校全体学工老师带来了一场题为“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识别及应对”的讲座,讲座在沧海校区智慧教室L3-406开展,丽湖校区同步直播,两个校区共74位老师参加了此次讲座,还有更多学工老师在线上参与讲座。


首先,郭田友老师从参与老师对自我心理健康状况的评分为例,结合日常生活事件引出了心理正常与异常的区别,他强调心理状况是动态发展的过程,需要我们关注和觉察。随后,郭老师从生物、心理和社会三个因素详细介绍了个体心理状态的影响因素。接着,他以“过去-现在-将来”三维度,介绍了在日常生活网络中,过去生活形成的创伤网络经由现在的诱发因素影响,可能会引发学生负面情绪、异常行为或是对现在和未来的歪曲认知,这也了解心理健康状态的重要路径。面对学生心理问题,郭老师强调关键在于做出准确的评估和恰当的决策,从而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协助。对此,他从认知、情绪、行为及其他方面详细介绍了评估心理健康状况的思路和方法;他尤其强调,评估不是绝对的,需要结合问卷和经验,以横向和纵向的角度综合考虑是否存在问题以及问题的性质和严重程度。



在具体协助方面,郭老师强调心理健康工作重点在于运用日常举措防患于未然,早发现早干预,及时识别与关注,提供适时关注或转介专业机构;同时,他建议大家通过组织体育活动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心态以面对生活困境,具体对身心健康最有益的三类运动为:挥拍样运动、游泳、有氧运动;他也呼吁,当每位教师都以理解、尊重、接纳、真诚、积极关注的态度关注每位同学,将有效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讲座结束后,部分老师积极地就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与郭老师进行交流。本次讲座获得学工老师们的一致好评,纷纷表示在识别及应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知识和技能上收获颇丰。




信息来源:

2021-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