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通知|2023年心理委员设立与确认工作开始啦


        心理委员是我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网络的重要节点,是校、院及学生之间心理沟通的“信息通道”,在及时发现、关注、帮助和转介心理危机同学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进一步明确心理委员人员及其职责,做好心理委员工作,现就心理委员的设立及确认工作通知如下:


一、心理委员的选拔设立与确认

1. 2023级心理委员的选拔与设立

①本科生:各学院要从2023级学生中选拔心理素质过硬、热心帮助同学的学生担任心理委员,原则上每班设两名(男女各一名)。

②研究生:各单位根据实际管理形式和工作情况(如按专业方向、班级或实验室等)从2023级研究生中设置心理委员,一般20人以上设2名,且兼顾性别。

2. 高年级心理委员的确认

请根据心理委员工作方案和工作需要,再次确认本科生及研究生其他年级心理委员在岗情况,进行适当增补;

3. 心理委员的管理和基本要求

        心理委员为学生干部由学院直接管理,接受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下称“心理中心”)的工作督导及技能培训。

①自愿上岗,已与班级同学建立良好关系;

②积极乐观,关注成长,乐于助人。

4. 心理委员的工作内容

心理委员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力量之一。心理委员在任期间,承担以下职责(每学期不少于20个小时):

①完成心理中心开展的专业学习与培训,自主开展心理健康知识的学习;

②每月结合班级/各专业同学的心理需要,在班级内部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宣传和团体活动,包括心理电影赏析、心理沙龙、读书会或班级心理训练等;

③每周有意识且主动的通过线上平台、线下沟通等多种方式关注同学的学习状态、生活情况和心理状况,主动、及时地给予同学陪伴和帮助;

④适时地、适当地对身边存在心理困扰的同学进行心理帮助,主要是朋辈心理关怀;对有严重心理困扰的同学,及时转介学院辅导站或心理中心;

⑤每学期初和学期末参加由学院召开的心理委员工作会议,加强沟通,交流经验,相互进步。


二、心理委员的日常管理机制

学院指定1名辅导员老师负责本院心理委员管理工作,具体工作是:

1. 联络与协调:由专门老师协调、管理此项工作,并与心理中心保持工作联系;

2. 组织与推进:按年级从心理委员中选拔1-2名学院联络员协助辅导员老师工作,做好工作组织与策划,有效管理心理委员队伍,督促心理委员的专业学习,为心理委员在班级内部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活动提供支持,跟进心理委员转介的学生;

3. 执行与评优:做好心理委员工作的动员与总结,进行义工时认定,开展评优评先工作。


三、心理委员的培训管理机制

心理委员上岗前的个人成长、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由心理中心负责,上岗后主要由学院心理辅导站进行专业督导、心理中心协助。

1. 理论和实操系统培训

2023年11月-2023年12月,新上岗心理委员须参加由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标准与服务研究委员会、全国高校心理委员研究协作组主办的《全国高校心理委员MOOC培训》线上课程;

2. 继续学习与培训

心理委员须积极参加心理中心组织的心理健康教育、朋辈心理辅导的相关讲座或工作坊,并参与以学院为单位组织的心理沙龙活动。

3. 专业督导

心理委员须接受心理中心及学院心理辅导站开展的关于心理委员个人成长和工作技能提升的专业督导。


信息来源:心理中心

2023-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