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3日16:00,由学生部和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主办的“主题心理班会的策划与组织”线上培训顺利举办。本次培训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青少年心理发展研究所专职教师余金聪副教授主讲心理中心副主任韦君如老师主持。全校有325名心理委员参与培训,总体满意度为9.37(满分为10分)。
01
本次培训主要以理论讲解和案例分析的方式展开,风格生动形象,内容深入浅出。余老师首先介绍了主题心理班会的概念和其助己助人的价值,框架性地演示了组织心理班会的三部曲(前期准备、班会开展和后期总结),并指出每一步骤的具体目标,帮助心理委员形成举办心理班会的一个具体可操的流程图。
随后,余老师通过多年经验总结了心理班会“树”模型,深入地讲解了设计活动中六大重要原则,分别是理论性、积极性、发展性、适用性、体验性、灵活性,并通过《品格优势的探索与应用》案例研讨辅助同学们加深理解。他强调,主题心理班会中宣传专业科学的心理学理论知识聚焦发展性和普适性的心理主题,采取体验性和趣味性的活动形式,促进积极结果的发生。
余老师还分享方便使用的策划模板,包括策划结构和可参考的主题方向等,干货满满。
参与心理委员在这个过程中学到了很多大开脑洞的活动形式,同时也理解了这些活动形式如何为了具体主题而服务。
此外,余老师还生动地分享了如何做好活动前的宣传,如何活跃开场氛围,如何有逻辑地串联不同部分的活动等非常具有操作性的实践方法。
最后,就实施过程中常见问题的处理方式,余老师也进行了细致地讲解,更好地帮助心理委员增强了开展活动的信心和提升活动的组织能力。
整个培训中,参与心理委员积极和老师进行互动,就实际班会开展情况和案例分析进行了热烈地讨论。最后,余老师也殷切地鼓励大家在实践中慢慢找到适合自己班级的组织心理班会的方式,允许自己在试错中前行,关注工作经历中的积极面,做到有效的心动、行动、联动、互动。
02
心理委员们经过本次培训有诸多收获。
杨同学:
以前觉得心理班会的意义是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让同学们放松,或者营造一种学习的氛围,让同学可以静下心来学习。今天培训完我才意识到,原来心理班会最重要的是在同学之间形成一种联结,让同学们可以相互熟悉,增加同学对班级体的归属感,真的满满收获。
熊同学:
更深刻更全面地了解了主题 心 理 班 会应该如 何设计、实践、完善。同时还学习了如何做活动策划和安排细节,收获满满。
阙同学:
对于心理班会的意义和目的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而且老师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心理班会方面的建议,例如从引入活动和活动举办等,还需要团结其他班干部的合作,并且对于举办心理班会有了更加积极的心态。
蔡同学:
更加深刻且系统的了解心理委员的职责和责任,对后续如何展开相关工作更有把握。
王同学:
①端正了组织活动的态度,增强了活动使命感;②了解到策划活动的全流程,学习到了如何从活动形式、理论基础等方面构建起一个完整的心理班会活动。
许同学:
余老师对于如何做出有意思的心理班会活动提供了非常多的新思路,提供了不少学习的途径和素材。
本次培训取得了圆满成功,为推广心理班会的策划与组织经验、提升朋辈心理工作效果发挥了积极作用。感谢心理委员的投入,同时期待更多的心理委员能发挥自己的创意和力量,创造内容实际、形式多样的主题心理班会,为班级同学提供更有针对性、更具效果的心理健康教育与朋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