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月期间,心理中心组织专职心理教师走进对接学院,面向学生或心理骨干开展不同主题的心理健康活动,5月已开展情况如下:
1.心理委员培训
5月24日晚,心理中心副主任韦君如老师面向医学部心理委员开展了专业培训,活动共有60位心理委员参加。
培训中,韦老师以案例形式引入,介绍QPR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技术,帮助心理委员认识如何通过Q(Question 提问);P(Persuade 劝说)和R(Refer 转介)三步骤进行有效的心理关怀;此外,还介绍5R减压策略,帮助心理委员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学会自我关怀。

2.压力管理工作坊
5月24日和5月29日,心理中心专职心理咨询师蒋冬红分别面向计算机与软件学院和机电与控制工程学院心理骨干开展了两场压力管理工作坊,旨在帮助参与学生认识压力、掌握压力管理技巧,共筑支持网络,活动吸引了20多名学生参与,反响热烈。

活动中,参与同学通过分组自我介绍、“我的成就感事件”分享和小组头脑风暴,认识压力之,增进对情绪的理解,并通过角色扮演和案例分析等方式练习和掌握问题解决取向的压力管理技巧,促进了彼此间的交流与合作,提升压力管理能力。
3.“心理六边形战士”的塑造和进阶之路
4月17日和5月17日,心理中心专职心理咨询师王岫川分别面向艺术学部、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的心理委员和心理骨干开展主题培训,活动超过100名同学参与。
培训主要从心理委员的工作职责、工作实务、以及自我关怀三个方面开展。王老师澄清和明确了心委工作的职责,并充分赋能,增强心委助人工作的主动性和热情,发展自身优势,积极参与实践。随后,王老师带领心理委员就具体案例进行研讨,探索和创新工作新思路。最后,王老师鼓励心理委员在助人的同时,不忘积极肯定自我、关怀自我,维护自身心理健康水平。

本次培训收到参与同学的较高认可,并表示可以在实际工作中积极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不断巩固和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能力水平。
4.“世界上的另一个我”--OH卡体验式工作坊
5月21、31日,心理中心专职咨询师吴梦瑶分别面向医学部和材料学院同学开展“世界上的另一个我”--OH卡体验式工作坊,总计25名同学积极参与。
OH卡被称为心理学中的潜意识直觉卡,是一种奇妙的心理投射工具。在工作坊中,参与同学通过卡片选择、分享和讨论了解自我,了解他人。在活动中,参与同学通过意象体验增进自我觉察和自我认知,深入了解自我期待;同时在情境模拟中体验人际互动,讨论和发展人际互动。活动中,同学们敞开心扉,分享感受、讨论困扰、提供方法、碰撞观点、共同成长。


5.非暴力沟通工作坊
5月31日下午,心理中心专职咨询师魏军妹面向数学科学学院和土木与工程学院的心理委员和心理骨干举办非暴力沟通工作坊,共32名同学参加。

活动中,魏老师带领同学通过学习理论、小组讨论和现场互动等方式,理解非暴力沟通的含义、非暴力沟通四要素和实践非暴力沟通具体操作技巧。参与同学现场互动热烈,反馈活动生动有趣,内容丰富充实,对提升人际沟通和处理人际冲突提供了视角和策略,促进人和人之间的联结和爱的流动,同时为心理委员开展班级活动提供了范例,心理委员们希望心理中心能多举办类似的活动。

6.“情绪画廊”艺术性表达团体
5月27、28 日,心理中心专职老师黄心怡分别面向经济学院和法学院学生开展“情绪画廊”艺术性表达团体活动,共有37人参与。
活动中,参与同学通过观察主题统觉图撰写故事,分享故事,在倾听过程中深入体验不同故事情节所带来的情绪情感变化;随后在黄老师引导下,感受情绪在身体中的反应,并进行了“情绪自画像”绘画练习,将自己的情绪绘画在对应的身体部位上,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体验了情绪内涵,也看到了不同于日常的、更为丰富多样的情绪自我,对自我情绪状态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此次活动圆满结束,同学们表示收获颇丰,受益匪浅。

五月,在这个心灵丰盛的季节里,我们共同学习、成长、进步。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致力于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与推广,为深大学子们提供更加优质、专业的心理健康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