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青绘心·彩墨抒情”心理绘画大赛优秀作品展示(二)


《缺席也是一种幸福》

作者:梁梓歆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指导老师:朱春维



漫画中的“Fomo”意为“错失恐惧症”,指的是担心错过社交活动和网络热点,经常频繁刷新社交平台从而带来焦虑、压力增大的一种心理问题。作者使用了象征的手法,把这个心理现象的一些要素转化成了漫画中的具体事物。用气球象征社交事件和网络热点,一方面气球的多彩象征这些事件表象上的美好,另一方面也用主角在拿到过多气球后随气球升入空中这一事件来指代摄入过多信息时的不安与焦虑。人物头上的小草,在她克服焦虑和不安后变成了小花,以此反映人物的前后变化。作者借助这个主题鼓励读者回归现实,拥抱生活,让“缺席”也成为生命中的幸福。


《生命的雨季》

作者:李坤玲 人文学院

指导老师:沈一帆


漫画描述了生命如同流动的季节一般,穿梭于风霜雨雪的时序变化中。而那些苦闷压抑的时光如同生命的雨季,潮湿而绵长,我们的心绪也如同被水汽浸泡过一般,酸胀而惆怅。环顾四周,我们看到的是阴霾的天空、细密的雨丝、溅湿的鞋子和腐朽的霉斑,世界是一派晦暗不明的景象。然而,雨季亦是滋润的季节,希望在潜滋暗长,黑暗正孕育光明。晦暗的日子终将过去,光明与希望在前方召唤,通过此漫画,作者呼唤大家:即使在晦暗的雨季,也要种下一颗希望的种子,怀揣一颗向前向上的心,静待春光的到来。


《女孩、小狗和羽毛》

作者:稂慧敏

建筑学与城市规划学院

指导老师:朱春维


作者选择了连环画的形式,辅以丙烯马克的上色方式讲述故事:女孩给饥饿的小狗喂食,小狗认定她是善良之人,赠予她一根羽毛。这根羽毛让女孩拥有了翅膀,使她实现了拥有翅膀的心愿。之后,女孩看到越来越多的人也拥有了翅膀,也意味着善良的力量在传递,让更多人获得这份特殊“礼物” ,共同奔赴新旅程,结尾,一只属于陌生人的手捡起了落在地上的羽毛,也象征着这份善良的力量已经完成了第二次传递。作者指出善意是可以传递的,鼓励大家在善意的互相传递中共同营造一个美好和谐的家园。


《果子与我的成长时差》

作者:黄嘉欢 艺术学部

指导老师:李小青



生活中人们容易通过与他人的比较来判定自己的能力和价值。漫画中小兔子望着满硕果累的大树满心羡慕,随后它明白万物皆有不同,就像树木结果有早晚,自己也在按节奏默黑大成长。最后,小兔子相信,只要不放弃,未来定能绽放光彩。漫画传递出拒绝盲目攀比、坚持自我成长的积极态度。


《我眼中的世界》

作者:胡裕涵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指导老师:朱春维




作者选择了向日葵作为主角,创作了这组漫画。笔下的向日葵,就如同生活中的我们。天气晴朗时,它尽情享受阳光,努力生长,满心欢喜,那是生活中美好的时刻;而当乌云密布、暴雨倾盆,烦恼如雨点般砸来,它也会被击打得萎靡不振,感到疲惫又受伤,觉得世界毫无趣味。作者告诉大家,生活并非只有单一的色彩。幸福与痛苦总是如影随形,我们无法逃避。所以,我们要正视生活中的各种境遇,在复杂的情绪中找到内心的平衡,以平和的心态接纳生活的全部。


《心象重构:绘画疗愈的心路图谱》

作者:何畅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指导老师:朱春维



1. 直面情绪-《有勇气的线条》:用笔追随物品画线,体验掌控感和失控感之间的摇摆,释放焦虑和不安。



2. 情绪释放-《哭的呼吸》:允许自己哭泣,并通过跟随呼吸重复画线直至排解情绪、恢复平静。



3. 感知情绪-《情绪的信号》:随意画出一些交织的线,并根据当下情绪用颜色和排线填充,帮助我们将内心模糊的情绪以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如同给情绪装上了信号灯,让我们能更清晰地看到它的模样。



4. 情绪转变-《重生的花》:在对情绪有了更清晰的认知后,《重生的花》象征着从负面情绪中走出来,实现自我的转变和成长。把负能量画满纸面,撕开剪碎,感受情绪的释放,然后重新修复、拼贴成一朵新生的花儿,通过涂鸦亲手改写情绪剧本,寓意着将过去的痛苦转化为新的生命力量。



5. 强化转变处理-《清理魔法》:把负能量画满纸面,撕开剪碎,享受破坏的快感,再拼贴成温暖的海边日出,感受轻盈和希望,将内心的阴霾一扫而空,迎来新的希望和活力。负面情绪不可怕,只是需要正确释放。



6. 稳固强大-《新建的城堡》:想象世界是一片连绵的山峦,山脚下有亮着灯的村庄,代表内心温暖的力量,山顶上冷色的云是躲不开的压力,抹开两处颜色时交汇处混出了温柔的灰,原来情绪会自己调和;把画剪成几何块,正方形代表计划、规则,三角形象征突如其来的变化;抓取碎片贴起来,原先的色块错落形成屋顶、城墙......不是所有的计划都要严丝合缝,生活就像这个拼贴,重要的不是完全掌控画面,而是当碎片落错位置后把它变成新的美丽风景。



7. 构建温暖-《欢聚的形状》:用形状唤醒过去那些团聚、欢笑、轻松、愉悦的场景,强调人际关系和生活中的温暖元素对心理成长的积极影响。生命中的遇见和欢聚让原本平凡普通的生活突然变得闪闪发光、充满期待,它们是焦虑时的指引、低落时的力量。



8. 深度探索-《对话的密码》:左右手分别选择温暖和纯净的两种颜色,用非常规的手势握笔,闭眼用直觉引领画线,随心而动,再将画纸旋转,选择一个最有感觉的观察角度,把无意识的表达具象化,在线条交叉处填充,找到不同色块之间的关系,映射出我与外界链接的纽带。


《庇佑》

作者:冯祖英 叶容妗

艺术学部 外国语学院

指导老师:黄靖怡



漫画中一个戴着头套的人内心深陷焦虑旋涡,肢体紧绷,沉默窒息。但她的背后,家人张开守护的臂膀,宠物带来柔软的慰藉,食物与神明交织成温暖的屏障——这些被忽视的力量,正默默将她从焦虑的黑洞拉回。作品用压抑的背景色调与治愈的细节碰撞,直击大学生内心的挣扎:焦虑让我们戴上沉默的面具,却忘了回头看看,那些始终在背后支撑我们的光。作者以大学生焦虑心理为出发点,选择不同色调和明暗表达不同情绪的对抗,选取不同形象隐喻不同的力量来源,实现自我的心理转变。表达在焦虑下要看见身边的力量,不要逃避,积极面对。


《悦纳情绪  放飞情绪》

作者:陈运莲

机电与控制工程学院



漫画表达了,生活里,我们会邂逅形形色色的情绪,开心如春日暖阳,难过似秋雨绵绵,迷茫若雾中探路,生气犹雷霆乍起 。这些情绪绝非无足轻重,它们在我们的心理世界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作者指出,正因如此,我们需珍视自身情绪。学会坦然接纳,如同接纳四季更迭;学会温暖拥抱,恰似拥抱挚友;学会轻盈放飞,仿若放飞风筝。每种情绪皆蕴含独特意义与作用,宛如成长之路上的盏盏明灯,照亮我们前行,助力我们蜕变。


《让世界充满爱》

作者:陈刘芳 艺术学部

指导老师:车海峰



漫画指出每个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有一点小缺点,可能是性格上的,可能是外貌上的,不要因为一点点的不完美就把自己变成一只困兽。作者表达了若每个人都能够多一分善意,让我们能够关爱到这类群体,那么这个世界将变得更加美好


《接纳自我》

作者:陈晗雅

土木与交通工程学



漫画中主角拥抱着消失的影子,影子为自身不完美的象征。因接纳不完美,影子也有了光彩。主角在坦然之中得到了成长,微笑着向过去纠结的不完美告别。风起,影子化成的花瓣飘然而飞。作者指出大学生活中需要有接纳自我的勇气,在成长过程中继续向前。取向日葵向阳的意义。


《茄四郎的魅力》

作者:陈海崚 心理学院



作者以家中阳台上的一株番茄为灵感。从苗苗开始长,没农药长出来的是原生态奇形怪状大小各异的番茄,却别有一番风味。噔噔蹬,一位相貌平平的茄站在了聚光等下,为何他的讲座场场爆满?原来是因为他特别的一段经历和魅力四射的台风……漫画以大学生常见的容貌焦虑,过度比较为背景,希望因为外貌烦恼的人们可以转移注意力,走出自卑。


《呵护每一个情绪》

作者:陈海冠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指导老师:朱春维



作品参考普拉切克情绪轮,将六种情绪具象化为不同色相的花朵,并赋予文字说明。前部呈现六朵情绪之花,每朵参考普拉切克情绪轮赋予专属色彩,并辅以文字揭示其独特含义;后部描绘小女孩浇灌花朵的场景,呼应“呵护每一个情绪”主题。当代社会惯于将情绪简化为“积极”与“消极”的二元标签,人们往往追逐前者而压抑后者。然而情绪本质并无对错,皆是生命体与环境交互的本能语言。作者试图打破非黑即白的认知框架,还原每种情绪的独特价值,让观者理解每种情绪均需被正视。  


《感受幸福,重新出发》

作者:曾琬璐 艺术学部

指导老师:吴丹



作品指出,快节奏的生活让现在很多人有时忽略了身边的美好,甚至失去了感受幸福的能力。外界和自我的施压对很多人的身心都或多或少的产生影响。美食,旅行,拥抱,会缓解甚至消除人的不良情绪,也是现代很多人的放松方式。作者以这些放松方式为创作思路创作了这副漫画,告诉那些正处于焦虑,疲惫,生活停滞不前的人,每个人都有脆弱的一面,适当的放松是必要的,应当关注自身心理健康,在生活中感受幸福,人的身心才会健康发展,生活才会更加美好。

信息来源:

2025-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