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回顾 | 本学期“荔园心晴”团体工作坊项目圆满结束


五月蝉鸣将至,“荔园心晴”团体工作坊落下帷幕。团体活动覆盖全校15个学院参与定制,聚焦9个心灵成长主题,共举办15173同学参与。


感谢每位参与同学的真诚与努力,让这系列活动变得如此意义非凡。下面共同回顾一下这个多彩的五月。


亲密关系


在这个步履匆匆的世界,我们常被琐事与目标牵引,不经意间疏远了最亲近的联结。然而,真挚的温暖与力量,往往蕴藏在彼此的理解与扶持中。在这一程相伴里,我们共同学习“亲密关系”的奥秘,练习如何用心倾听、真诚回应,让爱的花园四季芬芳。


亲密关系:理解是爱的同义词

2025年5月8日,由实习咨询师肖睿涵、值班员陈妍和值班员胡燕丹带领的“亲密关系:理解是爱的同义词”心理工作坊在机电与控制工程学院顺利开展。本次活动共16名学生参与,平均满意度为8.35分(满分10分)。

活动以“相似圈”热身活动开始,接下来通过“理解——爱的表达”活动,将OH卡图片与“理解”关键词联结,引导成员表达。随后在“OH卡情景剧”中,团队成员利用OH卡协作完成情景剧的设计和演绎让同学领悟理解在亲密关系中的作用。

在活动后的反馈中,有同学认为理解在亲密关系当中就如桥梁一般,将彼此联系起来


亲密关系:恋爱解忧杂货铺

2025年5月12日和13日,由实习咨询师梁嘉怡和值班员胡燕丹带领的“恋爱解忧杂货铺”心理工作坊在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和生命与海洋科学学院顺利开展。本次活动共有19名学生参与,平均满意度为9.96分。

在破冰环节,大家借助OH卡分享在亲密关系中的自我定位,交流恋爱价值观和情感期待。随后,通过绘画创作深入剖析自我与理想伴侣的特质,以情景角色扮演模拟真实恋爱冲突,成员得以洞察亲密关系中普遍存在的两性差异,感受不同关系模式所带来的动态影响。在精心设计的冲突场景中,同学们践行以观察、感受、需求、请求为核心的非暴力沟通技巧,发展解决实际恋爱问题的能力。

参与者不仅收获了应对现实情感困扰的有效策略,更在团体互动中实现了对亲密关系的认知深化,为构建更健康、更满意的亲密关系奠定基础。


人际关系


在学业与社交的双重压力下,我们常因竞争或面子疏离真实联结。然而,长的养分恰来自真诚的共鸣与扶持。在此次工作坊里,我们拆解人际的密码,练习倾听与共情,让青春星光相映成辉。


人际交往:维系关系,表达自我?我全都要

2025年5月7日,由实习咨询师王丹宁、值班员刘蕾和值班员胡燕丹带领的“维系关系,表达自我?我全都要”心理工作坊在计算机与软件学院顺利开展。本次活动共19名学生参与,平均满意度为9.75分

经过热身活动后,参与同学通过共同探索自己的人际风格,分享自己对于人际关系的看法,以人际环形地图为基础,通过表达换位思考、小组讨论等形式,进一步深入了解自我和他人的人际风格,在此基础上探索合适的方式平衡维系关系和表达自我。同学们在团体后的反馈中提到,人际环形理论是一个既简单又强大的关系“地图”,可以指引我们有效交往。


关系边界探索站---找到你的舒适区

2025年5月11日和14日,由实习咨询师欧阳雨茜、值班员陈柯欣和值班员张艳香带领的“关系边界探索站:找到你的舒适区”心理工作坊,在医学院和管理学院顺利开展。本次工作坊共有30名学生参与,平均满意度为9.68分。

“大风吹”热身活动后,成员们用不同身体动作表示在多个关系场景中的感受,如“双手抱胸”表示“这个场景让我感到不舒服”等;随后,通过角色扮演让成员们体验用不同方式表达自己关系边界;接着,让成员形成自己的“能量盾牌”,通过盾牌的隐喻引导成员澄清在关系中自己可以灵活应对的场景以及不容冒犯的原则;最后,通过扎根仪式具象化成员在关系中的边界线,鼓励成员表达对团体的感受。成员在团体中切身体验到灵活边界的价值,纷纷表示会在真实的关系中学以致用


压力管理


当DDL与未来焦虑追着脚步奔跑,我们常被压得喘不过气。然而真正的从容,始于对自我节奏的清醒把握。这期工作坊中,我们练习与压力共舞,将负重用星光编成翅膀。


暑热三伏天

2025年5月24日,由实习咨询师梁嘉怡、值班员郝哲理和值班员董善清带领的“压力小瓶子”心理工作坊在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顺利开展。本次活动共15名学生参与,平均满意度为7.74分。

参与同学先通过“我有你没有”互动环节,共同识别普遍存在的压力来源(如学业协作、家庭期待、体能测试焦虑等),随后通过“压力沙瓶”活动,直观呈现了自身压力的状态与调节尝试的效果。成员们进一步练习两项实用的压力调节技术—— “蝴蝶拍”和 “54321着陆法”,学习如何缓解压力、锚定当下、恢复平静。最后,通过“压力瓶容量转换”实验,成员切身体验视角转换对压力感知的影响。

同学们在本次团体中学习了有效的压力调节技巧,更在实践中体会到认知调整对缓解压力感受的积极作用,提升了主动管理压力的信心和能力。


放轻松:减压方程式

2025年5月10日和17日,由实习咨询师肖睿涵、值班员陈妍、值班员胡燕丹和值班员郝哲理带领的“减压方程式”心理工作坊在经济学院和数学科技学院顺利开展。本次活动共28名学生参与,平均满意度为9.80分。

活动过程中,以“我有你没有”热身活动开始,接下来通过“气球大挑战”活动,利用气球的大小的变化来表示压力的变化,让同学理解压力不会消失,但可以通过策略将它降到合理的强度。随后通过“绘制我的压力树”,团队成员共同绘制压力树,讨论压力带来的积极和消极影响以及降低压力的策略。本次工作坊中,成员们彼此联结,共同学习有效减压的方法。


情绪管理


当生活的挑战轮番来袭,我们常困在情绪的迷宫里打转。然而清醒的成长,始于觉察每一朵心浪的起伏。这期团体辅导工作坊,我们解码情绪的密语,将暴雨调成青春的调色盘。


情绪管理:在暴风雨中安全着陆

2025年5月19日和28日,由实习咨询师王丹宁、值班员刘蕾和值班员董善清带领的“在暴风雨中安全着陆”心理工作坊在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和材料学院顺利开展,共有17名学生参与,平均满意度为9.91分。

经过热身活动后,参与同学共同讨论情绪管理的态度,分享自己的情绪调节方法,沉浸式体验团体游戏、艺术表达、意象练习等多样化的团体活动。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参与同学探索自己的情绪世界,在实践中学习情绪管理技巧,实现自我成长


发现微光:解锁你的幸福力

2025年5月25日,由实习咨询师欧阳雨茜、值班员陈柯欣和值班员张艳香带领的“发现微光:解锁你的幸福力”心理工作坊,在金融科技学院顺利开展。本次团体工作坊有10位学生参与,平均满意度为8.98分。

团体先通过感恩冥想引导成员回想过往经历中感到幸福的时刻,并探索创造幸福的个人优势卡片;接着,通过图画的方式描绘以往人际中为他人带来幸福的经历,凝结团体以及个人的“幸福按钮”;借用“种子卡”的隐喻,请成员写下团体结束后愿意去做的让自己感到幸福的行为;最后,在团体内以“幸福微光”传递对他人的祝福。活动完满结束。


生涯探索


当海投简历石沉大海,当专业与兴趣割裂拉扯,我们常在迷雾中丢失方向。然而真正的职业生命力,源于对自身天赋与热诚的清醒认知本次生涯工作坊中,我们绘制能力地图,让每颗年轻星轨找到专属宇宙。


自我生涯探索:寻找”我“的那座山

2025年5月23日和25日,由兼职咨询师黄思凡带领的“寻找“我”的那座山”心理工作坊分别在政管学院、外国语学院和心理学院顺利开展。本次活动共19名学生参与,平均满意度为9.00分。

同学们通过自我介绍和热身活动,加强了对自身性格的觉察。随后进行的“生涯度假计划”游戏,引导大家探索各自向往的生活模式。结合霍兰德职业理论的分析,进一步帮助每位学生明晰了自身的职业性格特征及对不同生活方式的偏好倾向。在“工作价值拍卖”环节,学生们置身于模拟竞争情境,通过实际选择深化了对自身核心工作价值的理解,并就决策过程中的感受进行了讨论。

通过本次团体活动,学生们开启了关于未来职业与生活模式选择的主动思考,增强了职业决策的信心与力量感。



"荔园心晴"团体工作坊携手学院,助力深大学子培育心理韧性、发展向阳而生的生活姿态。回望共度的团体时光,我们以对话破开迷雾,借共情消融坚冰每一次携手跋涉都在心灵地图刻下坐标。未来旅程待启,愿继续与你在荔园的晨昏光影间,共织心晴的经纬。

信息来源:

2025-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