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你是一艘船的船长,在汪洋大海中,你对于自己的每个决定都感到怀疑:这个方向是对的吗?下方会不会有暗礁?这张地图会不会过期了?船体现在结实吗?30海里外有风暴正在形成,我应该调整航线还是继续前行?……如此一来,原本美好的旅行就变成一场痛苦折磨。这种自我怀疑的感觉并不陌生,因为在生活中我们常常这样怀疑自己:
“我好想谈一场恋爱,可是我真的能吸引到别人吗?”
“我想交很多朋友,可我又不太会说话,像我这样的人会有人喜欢吗?”
“我好想出国留学,去看看不同的世界,可是我英文这么烂,绩点又不高,我能申请到好的学校吗?”
“我想去大公司工作,可我大学四年好像什么都没学到,大公司能看得上我吗?”
“我也有些话想说,但他们会不会认为这些话毫无营养?这些想法会不会不够完善?要不还是算了吧?”
……
自我怀疑(self-doubt)
在心理学家看来,怀疑是一种对事情是否如此的不确定状态,而自我怀疑(self-doubt)则是对自己的观点、态度、选择、决定、行为等任何方面的不确定感(Braslow、Guerrettaz、Arkin and Oleson,2012)。
轻微的自我怀疑有其价值,它让我们保持谦逊,避免陷入僵化和绝对的自恋状态,保持对自己的灵活认识;但过于频繁而强烈的自我怀疑则会导致自我妨碍,它犹如心灵幽暗处弥漫而来的麻醉芬芳,悄然瓦解我们的追求与热望,它又像萦绕耳边的呢喃低语,让我们在生活的旅途中犹豫踟躇,难以前行。
为什么我们会自我怀疑?
甚至有的时候会深陷其中,不可自拔呢?
1 缺乏自我认同
有心理学家认为,自我怀疑常常源于对自身的认识模糊,也就是缺少稳定的、一致的自我定位(Steele等,1993)。因为不清楚自己是谁,自己真正想要什么,自己真正重视什么,所以在面对挑战时,更容易对自己的能力、判断和选择产生怀疑和不确定感。
2 他人导向
导致自我怀疑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太需要被他人接纳,缺乏安全感(Murray等,1998)。当我们的想法、判断和选择可能与他人不一致时,因为内在强烈的不安全感和归属需要,有时我们会通过怀疑自己,来确保不被他人拒绝。
无论是缺乏自我认同,还是过于他人导向,都会固化一种“我不够好”的心理地位,由此带来自我怀疑、担心犯错、害怕被拒绝、过度寻求保证、自我否定的纠缠循环。
如果自我怀疑不能继续让我们去做那些更快乐充实的事情,那该怎么办呢?
1 以温和友善的态度关怀自己
如果自我怀疑阻碍我们在学业或生活等方面取得飞跃,我们可以停下来关怀一下“受质疑”的自己,深呼吸,喝一口温水,感受身体和周围的环境,休息一下。想一想,如果是你的好朋友面对这样的情况,你会对他说些什么话。遇到“问题”是人生的常态,但无论怎样的境况,我们都可以选择以温和友善的态度关怀自己。
2 记录下头脑中的那些想法
我们的头脑擅长收集信息,然后对事件做出概括和评论。但是有时过度关注危险信息,常常导致我们无法行动。与自己的想法保持对话的好方法就是记录下自己的想法,此刻头脑中在和你说些什么?你又联想和推理了什么?通过书写,了解这些想法是如何对我们起阻碍作用的。我们也可能会发现,想法本身并不会伤害我们,如果它对现状无益,我们可以选择不相信它。
3 梳理过去成功的经验
自我怀疑常常是对能力的怀疑,我们可以花点时间想一想,在过去的生活中,我是否有过害怕做某事,但实际上最终进展顺利,甚至让我们充满成就感的经历。如果有,尝试探索和总结这些经验反映的个人特质,它依然在你身上。即使最初的不确定让我们放慢脚步,但没关系,给自己一点时间,确认这种能力。
4 澄清自己的价值
当我们感到自我怀疑时,可以问问自己,在这个情境中,我最重视的是什么?例如是自我能力的展现,还是他人的评价。在我的内心深处,我想成为怎样的人?是愿意尝试的人,还是待在舒适区的人?
当我们在生活中找到一个稳定的、愿意去坚守的价值时,不论遇到什么阻碍,我们都能做出持续的行动。
5 根据目标采取行动
当我们确认自己的价值,并且愿意有所改善时,试着设立一个明确、具体、可衡量、有时限的目标,并从最小的一步开始做起,只要开始行动,就可以了。行动过程中,接纳可能出现的“对失败的恐惧”、“对能力的质疑”,但我依然可以带着这些想法做出有效的行动,发挥自己的主动性。
6 寻求专业帮助
当我们深感无力,被自我怀疑控制时,不妨和自己亲近信任的人谈谈自己的想法。如果无效,可以寻求专业帮助,包括24小时心理咨询专线或校内外专业心理帮助机构,通过与专业人士的讨论,理解自我怀疑,找到合理的应对和改善路径。任何情况下,求助都是勇敢和智慧的行为。
在通往目标或梦想的旅途中,
没有一成不变和完美无暇的计划,
只要在路上,
我们永远可以随时调整。
参考文献:
1.Braslow, M. D., Guerrettaz, J., Arkin, R. M., & Oleson, K. C. (2012). Self‐doubt. Social and Personality Psychology Compass, 6(6), 470-482.
2.Steele, C. M., Spencer, S. J., & Lynch, M. (1993). Self-image resilience and dissonance: the role of affirmational resource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4(6), 885.
3.Murray, S. L., Holmes, J. G., MacDonald, G., & Ellsworth, P. C. (1998). Through the looking glass darkly? When self-doubts turn into relationship insecuritie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5(6), 1459.